title_bg

校長的話

東京中華學校自創校以來,將於今年邁入第九十六年,學校在近百年的歲月中即使經歷戰亂,依然堅持為身處日本的華僑子弟提供中華文化與繁體字教育。本人在臺灣的學校有十年以上的教學經驗,在東京中華學校亦服務了十一年,期間擔任過教務主任、學務主任及導師等職。今年新接任校長的工作,將秉持著「學生」為學校主體的精神,帶領學校所有教職員,一起為創建和諧校園,提供完善教育而努力。

每當在校園中,聽著國歌悠揚的響起,看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冉冉上升,心中總有莫名的感動。因為知道這些身在異鄉的年輕學子們,以及日本孩子們,他們藉由東京中華學校,和臺灣維繫著情感的絲線,建立了和臺灣的情誼。哲學家柏拉圖曾說:「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往哪裡引導,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。」的確,一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,能對一個人產生終身的影響,身處日本的東京中華學校,就是這樣默默地對許多身在日本的學子,發揮著引導的作用,也指引著他們家鄉的方向。

身為校長的我了解到,在這瞬息萬變、資訊爆發的時代,學生除了語文的優勢外,電腦資訊學習的技能也是不可或缺,在整個社會都充滿著ICT化的教育環境中,傳統的教學法受到很大的衝擊,老師也需要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方式,並學習新的技巧。時代在變,學校變革的腳步不得不加快,我們不能再自滿,不能再坐井觀天,如何培育具有國際觀的社會人才,是現今教育的當務之急。「教育」除了「教」之外,重要的還是要「培育」,培育學生學習要有效率、要有靈活實踐的能力、要有想像力及創作的能力、要有愛人的能力及一顆感恩的心,更要有勇氣去面對挫折及承擔責任的能力,這也是我個人的教育理念。希望學生不再是學習的機器人,要有自主學習的動力、明辨是非的判斷力、憧憬未來的想像力。華人一向重視孩子的成績,但是學習成績不等於有出息,我認為比起成績,品格及自信的培養對孩子來說更重要。

著名的教育家張伯岑說過:「作為一個教育者,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,教會學生鍛鍊身體,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。」所以中華學校除了提升學生的基礎學力外,「孝順父母,敬愛師友」也是我們一貫以來的校訓,這也是中華學校能在東京屹立九十多年的原因之一,因為家長們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只是知識,更是品德的建立與培養,而這也是全校老師及中華學校持續努力的目標,本人亦將秉持著此信念,用心培育眾多莘莘學子。

2025年4月吉日
學校法人 東京中華學校
校長 吳育珊